名称来源
牙买加(英文:Jamaica)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。牙买加一词,在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的语言里是“泉水之岛”的意思。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。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,北距古巴约140公里。为加勒比第三大岛,海岸线长1220公里。 牙买加(英文:Jamaica)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。而牙买加之所以会被称为Jamaica,其实也是源自于Arawak语言的(Xaymaca)一字,这个单字有(充满树木与水的大地)的涵义在内,虽然Arawak已被灭绝,但其少数字辞用语如烤肉(Barbecue)、马铃薯(Potato)、嘉年华会(Carnival)、烟草(Tabocco)、独木舟(Canoe)等,依然在英语中沿用并流传至今。牙买加的面积在西印度群岛中,仅次于古巴及海地而居于第3位,哥伦布与牙买加的缘份也较其他小岛为深,因为1503年哥伦布在他第4次的航行途中,由于船只遭受虫蛀,在等待救援的同时,他曾在牙买加居住长达1年,这也是哥伦布在其历次航行记录中,待在同一地点最久的一次。
地理环境
位置
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。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,北距古巴约140公里。为加勒比海第三大岛,海岸线长1220公里。
地形
沿海地区为冲积平原;东部为山地,中部和西部为丘陵和石灰岩高原,岩溶地貌发达,缺少地表径流,多洞穴
气候
热带,已有显示旱季。夏秋季常受飓风侵袭。行政区划
划为三郡:康沃尔郡、米德尔塞克斯郡、萨里郡。三郡之下又划分为14个区,其中金斯敦和圣安德鲁区组成一个联合区,所以实际上只有13个区政府。各区名称如下:金斯敦和圣安德鲁联合区、圣托马斯、波特兰、圣马丽、圣安娜、特里洛尼、圣詹姆斯、汉诺威、威斯特摩兰、圣伊丽莎白、曼彻斯特、克拉伦登、圣凯瑟琳。
重要城市
牙买加首都金斯敦(kingston)是世界第七大天然深水良港,旅游疗养胜地。位于东南岸海湾内岛上最高山峰兰山西南脚下,附近有肥沃的瓜内亚平原。面积(包括市郊)约500平方公里,这里四季如春,气温常在23-29摄氐度之间。城市三面是苍绿的丘陵和山峰,一面是远海碧波,风景如画,有“加勒比城市的皇后”之誉。
城市空气清新,道路整洁,路旁棕榈树和开着鲜艳花朵的马合树成行。市区除政府机关外,大型建筑物不多。商店、电影院、旅馆等集中在卑支诺斯街中段。市中心有广场、议会大厦、圣托马斯教堂(1699年建)、博物馆等。北郊有国家体育场,经常在这里赛马。附近为商业中心,被称为新金斯敦。城东端有罗克福德古堡。兰山脚下8公里处有一大植物园,热带果树品种齐全。西郊有西印度群岛最高学府西印度大学的6个学院。这里兰山产的优质咖啡,闻名世界。铁路、公路通往全岛,并有大型国际机场,旅游业发达。
目前牙买加的人民有90﹪以上均是非洲黑人,且有普遍年轻化的倾向,约60﹪的人口年龄在29岁以下,不过一世纪以来与其他种族联姻的结果,使得牙买加拥有更多元独特的文化,但是非洲文化在此地还是有很深远的影响力,不论是在食衣住行,甚至音乐、舞蹈、语言、民谣故事等各方面均可感受的到。
经济发展
旅游业、矿业、农业和新兴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牙国民经济支柱。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收入占牙GDP总值的60%以上。铝矾土储量超过25亿吨,居世界第四位。农业以传统的甘蔗、香蕉种植为主。近年来,政府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,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积极实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、私人企业为动力、大力推行私有化的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。